初三女生迷上了李敏镐 妈妈很担心

初三女生迷上了李敏镐 妈妈很担心

zhangyatai 2025-01-24 儿童玩具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讯 据新文化报报道 4月19日,长春市民张女士来到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心理诊疗中心,向医生说出自己的担忧。“什么话也不对我说,却在日记里对一个韩国男星绵绵述说,女儿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杨丽娟?”

据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调查,六成青少年都有追星行为,其中千分之三会达到像杨丽娟一样痴迷。母亲:担心女儿追星太痴迷

张女士早年与丈夫离婚,一个人带女儿晶晶,她一心想让女儿“出息”,所以希望女儿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女儿今年上初三,可成绩一直处在中游。所以每次饭桌上,她都要对女儿说教。后来,女儿干脆不和她说话了。

前几日,在收拾女儿房间时,她发现女儿枕头下压着一本日记。因为好奇,就翻开来看。每一篇日记里,都出现一个代号“L”的名字,每天女儿都向他述说绵绵的情话。名字是用符号代替的,张女士猜不出那是谁。日记本厚厚的,最早日期是在半年之前。

日记里还夹着一张照片,张女士上网一查,好像是当红韩星李敏镐。她很担心,女儿会和杨丽娟一样痴迷。她不知该如何解决,于是拉着女儿来看心理医生。女儿:只是觉得他亲切

“是喜欢他啊!开云(中国)很多同学都喜欢!”晶晶说,自从父母离婚,她就再没见过爸爸。妈妈又很凶,每天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关心。她有好多心里话,可是找不到人说。

比如,她听到隔壁班里,一同学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骂,还打手板,还听到打了12下。每打一下她心都一哆嗦。回家和妈妈说,却被妈妈一顿骂,说她净关心没用的。这样的事很多。同学过生日,别的同学都送礼物,她也想送,可刚一开口,妈妈就给挡回来了。去年寒假,她在电视上看到韩星李敏镐,她觉得很亲切,就把他当成偶像,在日记里向他倾诉。

“他离我很远,像天上的星星,我只是让他帮助我储存我的秘密。我不会去找他,也找不到他。”晶晶说。

■心理专家:六成青少年追星,千分之三痴迷

初三女生迷上了李敏镐 妈妈很担心

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心理诊疗中心副主任王云海老师说,在心理诊室,也经常遇到像晶晶这样的案例。对此,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还做过相关调查,即六成青少年追星,但能达到痴迷的只有千分之三。

王云海说,青少年追星这是他们的权利,应当尊重,不可粗暴地阻止。此外,对于孩子心中的偶像,要了解,无论你多么不喜欢,你一定要从青少年的视角去发现这些“明星”的可爱之处,这是你和青少年沟通的起点。只有与孩子有沟通了,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帮助青少年学会用批判的态度、用批判的眼睛去看待他心目中的偶像,学其优点,摒除浮华。

如果达到痴迷,就要积极干预了,心理学上叫青春期“追星综合征”。即将心目中的明星幻想成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倾诉者,且投入过多感情难以自拔。这时,家长就要想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从沉迷中拉回来。

■心理热线主持人安欣:母女存在一层情感屏障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经历与曾经崇拜的权威(父母)脱离,借助对新偶像的崇拜,完成自我人格的发展。这种正常热度的追星,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

从张女士女儿的行为来看,她也是一个举止正常的追星族,但有一点需要开云(中国)警惕的是,孩子宁可对着日记本中想象的对象去诉说内心的各种想法,也不和母亲说内心里的各种心情,可见母女间沟通有很大问题。

例如,当孩子与母亲说起学校老师打同学手板时,话外之音表达的是对老师体罚的恐惧,可母亲没有耐心去理解,反而武断地用一句“心思不放在学习上”,彻底打消女儿和妈妈交谈的热情。

因为和母亲的交流令人失望,孩子只能借助对偶像的诉说。所以每当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充满疑惑,最好多反思自身和孩子的关系,这里面往往就有着问题的答案。

■相关链接粉丝杨丽娟苦追刘德华

兰州女子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并开始疯狂追星。

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女儿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转载请注明来自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本文标题:《初三女生迷上了李敏镐 妈妈很担心》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