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西:种桑养蚕 增收有“丝”路

云南泸西:种桑养蚕 增收有“丝”路

shiyijing 2025-02-10 传统玩具 6 次浏览 0个评论

张自成养蚕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侍弄这些娇嫩的小家伙前,他做好了准备,“技术要有,但关键是‘伙食’要供得上。”

云南泸西:种桑养蚕 增收有“丝”路

初冬,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矿厂村连片种植的桑树绿意不减,纤细的树干上舒展着一片片如同手掌般大小的树叶。

矿产村连片种植的桑树。熊召贵摄

“这个品种叫‘强桑一号’,不仅长得快,而且叶肉厚实,蚕也喜欢吃。”张自成说,摘桑叶的时间有讲究,叶片不能带露水或少带露水,否则蚕吃了后轻则闹肚子,重则无力回天。

张自成养蚕的地方在自家的一间屋子内,里面放着几个像高低床一样的蚕床,每层的上面住满了密密麻麻的蚕,采摘的新鲜桑叶铺洒到上面,立马响起沙沙沙的啃食声。“再过十来天就吐丝结茧嘞,这段时间大意不得。”放完桑叶,他盯着正在用餐的蚕儿们仔细观察了一阵。

农民增收的路子不少,重点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2016年,为了让家里的收入提高一截,张自成在多方考察后决定养蚕。种桑树、买蚕种、搭蚕床,准备就绪后,带着几个村民抱团养蚕。

张自成采摘桑叶。熊召贵摄

作出这个决定前,张自成是有底气的——2006年以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先后投入20多万元资金,帮助村民们修建了一批蓄水池和地边小水窖,正是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种桑树才有了保障。

不过,张自成养蚕的路子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由于缺技术和经验,蚕频频生病,只有少部分能撑到结茧吐丝。身边找不到懂行的人,他便用手机上网自学,一番努力下,付出收到了回报。

早年,因基础设施薄弱,矿厂村村民挣钱大多靠种玉米、小麦、油菜,虽然吃穿不愁,但手里的余钱不多。蓄水池和地边小水窖建好后,乡亲们走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活了起来。

张自成养殖的蚕。熊召贵摄

在张自成的示范带动下,矿厂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种桑养蚕的队伍,目前全村有60多户村民从事这一产业,村里的桑树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500多亩。

当地适宜养蚕的时间段为每年4月至11月,每月能养一拨。在此期间,村里的养蚕户们田里、桑树地中两头忙,虽然辛苦一些,但收入不错——每公斤蚕茧能卖60元至75元,细细算来,每户每年能增收2万多元。(熊召贵)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本文标题:《云南泸西:种桑养蚕 增收有“丝”路》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