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人,早上在街边吃碗热腾腾的小面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哪怕素面一碗,没有半点荤腥,只要配上新鲜的蔬菜,几勺辣椒油淋上,也能叫人吃的津津有味。随着“嘿,小面”的热播,重庆小面更是被广而告知。
重庆人对小面的热爱,可能是很多外地人不能理解的,如果说它在重庆人心中跟火锅同样重要,也一点不为过。早上起来,各个路边面摊都不乏食客,在重庆人眼中,这种情景再平常不过。
重庆的早晨是快节奏且繁忙的,但是重庆人宁愿抛弃温暖的被窝,早起半个小时,也要去吃一碗小面再上班,那种满足感,不可言喻。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重庆的板凳面,其实这家面馆原来叫“胖子面”,因生意实在太好,而店铺内不足30平米,就改用板凳代替桌子,摆在店门外的坝坝上:食客坐在矮板凳上,将面放在高板凳上吃,“板凳面”的称呼就这样叫开了。
板凳面己连续几年在“重庆小面50强”的评选中名列前三位。老板曾令平说,自己的小面分量虽少,但调味够足,吃起来麻辣十足。其实一碗看似简单的小面,调料就多达几十种,光有这些调料还不够,你还要会放,掌握每一种调料的比例,方能配出一碗美味的小面调料。
你要是想体验一下地道重庆人的生活,那板凳面是绝对不可错过的。不管你是身家千万的老板,还是腰缠万贯的土豪,来吃面,那就都得在板凳上吃!这家店的大致的位置就在渝北区的松石支路,出租和公交都可到。
板凳面素小面、干溜豌杂都很受欢迎,不过瘾的话再加个煎蛋。基本吃法是提黄(面硬点),干溜(少汤),多青(多放青菜)。如果有外地朋友不能吃太辣,可以放一点醋,会缓解辣味。很多重庆人吃面也喜欢加醋,这个要看个人喜好。一碗面6块钱左右,价格便宜味道好,来重庆必须吃一碗尝一尝!
2、坐一次穿楼轻轨,感受“神一样”的交通
有人说,重庆是神一样的山城,也有神一样的交通。这不,早前有网友晒了一张重庆轻轨照片,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只见图中的轻轨竟然笔直的从楼房中穿过,不少朋友直呼:“给跪了!”
其实这是重庆轻轨2号线的李子坝站台。因为这个站台设立在一栋20多层高的楼房内,站台上面近10楼都是居民楼房,站台下的楼房部分是工作室,这样的穿楼设计,让不少外地朋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今,这已然成为了山城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山城地形复杂,不论去到哪里,都需要爬坡又上坎,尽管大重庆的地形被外地朋友吐槽,但是还是有许多好奇的朋友来到重庆感受一下这“奇葩”的地形。如果你在重庆,其他的不说,这穿越楼房的轻轨可着实要来感受一下,这可比过山车要有意思多了!
借用网友的神评论就是:“翻得过高山,跨得过峡谷,进得了楼房,出得了站台。重庆轻轨,同样的轻轨,不一样的感受,你值得拥有!”
3、品江湖老火锅,来一场味觉的盛宴
如果你问重庆人,来重庆必须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你:“吃火锅!”其实,重庆人也是吃货居多,因为有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众所周知,重庆喜辣,菜系都是麻、辣居多,比如毛血旺、麻辣鱼、辣子鸡、老火锅,又麻又辣,光是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火锅是重庆的标签,也是重庆的特色。如果你来重庆没有吃过一次火锅,那么你就算是白来了。经调查,重庆一共有些大大小小共2.63万家火锅店,也就是平均每五家餐饮店就有一家是卖火锅的,位居全国第一。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看到最多的就是火锅店。重庆火锅多数分为两种,一种是装修环境高大上,味道适中的品牌连锁火锅店,出名的有“德庄”“小天鹅”、“秦妈”、“苏大姐”、“奇火锅”等,这些店外地人吃的比较多。还有一派就是传统老火锅, 多数就餐环境比较简陋,就是俗称的“苍蝇馆子”,但是生意却异常火爆。
如果你是为了重庆火锅而来的,那么建议就不要到品牌连锁的火锅店去吃了,因为到处都能吃到,最好还是去尝一尝独有的重庆老火锅。推荐几家店:晓宇火锅,醇厚牛油味道,老火锅最佳口味代表,地址在中区枇杷山正街86号;大龙火锅,老汤老味,口味奇辣,地址在渝北区东湖南路333号;莽子火锅,味道麻辣霸道,人气很旺要排队,地址在渝中区中兴路王爷石堡10号。当然口碑比较好的还有赵二火锅、猪圈火锅、洞子火锅等等。
牛肚、鸭肠、黄喉、老肉片是餐桌必备,另外重庆人吃火锅时用的调料也与外地有所不同,半碗香油,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加点葱花、香菜、蒜泥、调味盐就差不多了。基本的调味才能够让你品尝到火锅的麻辣鲜美,如果佐料太多,反倒会遮盖了火锅本身的味道。
如果爱喝酒的还可以喝点小酒,重庆人好一口山城啤酒和江小白,啤酒过瘾,白酒助兴。不喝酒的可以点凉茶或者豆奶,饭桌上常见的是唯怡,爽口且解辣,妹子的最爱!
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酒吹挎挎(吹牛),这就是重庆人日常的真实写照了!
4、乘长江索道,感受电影场景再现
长江索道是全国城市中独有的景观文化,不仅是重庆市的“空中公共汽车”,更是山城的“空中旅游观光车”,可谓是在重庆必须体验的事情之一。
大家都知道,嘉陵江和长江在重庆城里两江汇流,所以重庆被分为三大部分,南来北往都有江的阻隔,由此就诞生了重庆独有的交通工具——过江索道。原来嘉陵江和长江上分别各有一条,不过现在嘉陵江的索道已经停运了,只剩下长江索道还在运行。
重庆人每天把它当公交车一样坐来坐去,目前已经成了本地上班族的交通工具。如果你了解重庆的地形就知道,长江一边是重庆的渝中区,另一边是南岸区,如果想要避开拥堵的交通,索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看过《疯狂的石头》的朋友,应该对长江索道不陌生。因为这部电影就曾在长江索道和不远处的罗汉寺取景,所以这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一睹电影场景的“真容”。
本地人刷公交卡坐索道只要2元钱,游客价是10元,往返就是20元,价格有点贵。通常是下午的跟团游客比较多,旺季起码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建议晚上来坐是最好的,游客相对较少。而且晚上还可以看夜景,重庆的夜景可是出了名的美,看江上灯火辉煌,长江水倒映着五颜六色的繁华,你会有如临仙境的错觉。
5、踱步在山城步道,让肺装满氧离子
步道,即只能步行通过的城市小道。重庆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市,即便是相邻的地方也可能存在几十米的落差,人们只能靠爬这种城市小道来往。曾经有一些步道十分繁华,然而,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些步道逐渐失去人气,有的已经荒废,甚至消失了,而周边一些有名的遗址也渐渐被人遗忘。
如今较有名气的是修复完工的第三步道,这条步道地处渝中半岛中山一路附件,依次经过法国仁爱堂旧址、悬空栈道、第一水塔厂、菩提金刚塔、抗建堂、中山医院等,将一系列传统街区和历史文化遗迹串联起来,是一条颇具重庆城市特色的山城步道。
如果你想看看老重庆的生活,想欣赏两江风景,想避开拥挤的游客,如果你体力还不错,那么山城步道绝对是最佳选择。而且步道附近植被丰富,很适合来放松。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景都值得一去,这里是不收门票的哦。
6、南滨路上吹吹风,隔江感受灯火辉煌
南滨路是重庆人非常热衷的休闲地之一,它北临长江,背依南山,可观赏最美的渝中夜景。它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开埠文化、大禹文化、码头文化、抗战遗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线,所以南滨路也有“重庆外滩”的美誉。
当然,来南滨路玩的话,可不止能“吹吹风”这么简单。南滨路有黄葛晚渡、海棠烟雨、龙门浩月、字水宵灯、峡江开埠和禹王遗踪六大景区,是中国最大的滨江公园。每当夜幕降临,南滨路便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南滨路的对面就是渝中半岛,两岸的夜景映入眼中,美不胜收。
重庆人在白天喜欢来南滨路散步,如果你早上来,会看见有很多市民在这里晨跑,也有的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天气好时还能看见有人坐在江边钓鱼,悠闲至极。而到了晚上,重庆人则喜欢到这里吃美食看夜景。
南滨路有着多家全国餐饮名店,比如陶然居,德庄,顺风123,澳门豆捞,渝信川菜等,所以在这里欣赏夜景的同时不愁饿着肚子。而且南滨路在星期五到星期天的晚上八点半,都会有音乐喷泉表演,特别震撼。大家都知道重庆一棵树看夜景很出名,这里的夜景可不比一棵树的差哦!享受美食的同时,让视觉也能饱餐一顿,岂不快哉?
南滨路位处重庆的中心,所以交通是很便捷的。你可以选择文中前面提到的长江索道,由小什字方向乘往上新街方向,步行下来就是南滨路。你可以在南坪直接乘坐公交车过来。如果是周末建议不要打车或开车,因为这里会堵。最后提醒一下,喷泉开放时间是周五、六、日的晚上8点到8点半。
7、去南山上“找鸡”,尝地道重庆辣
一提南山,重庆人肯定都很熟悉,南山上大名鼎鼎的一棵树观景台和南山植物园都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棵树可以俯瞰重庆的全貌夜景,常年都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往,而南山植物园由于植物品种丰富,鲜花盛开,空气质量高,也是本地市民常去散步游玩的地方。这两个地方虽好,但是今天主要说的是南山上的美食。
题目上的“鸡”是指的南山上著名的美食——泉水鸡。泉水鸡起源于重庆南山,是近年来在渝川地区流行的新派菜之一。其做法是用当地鲜活土鸡,以南山泉水烹制,因此得名泉水鸡。
想来南山上吃泉水鸡就可以到著名的泉水鸡一条街,这条街位于南山脚下黄角垭镇。泉水鸡一条街大都以农家乐形式经营,家家都以烹煮泉水鸡为长。
都知道重庆的菜系偏麻辣且重口,而泉水鸡就是典型的麻辣鲜香,鸡肉吃起来口感鲜嫩,风味独特。在泉水鸡一条街上家家户户都做泉水鸡,通常是活鸡现杀现做,普通鸡是36/斤,土鸡是48/斤,泉水鸡口感香辣,回味无穷,一般是一鸡三吃:鸡烧、鸡杂炒、鸡血煮汤。
你可能会问,吃南山泉水鸡哪家最好?其实味道都差不多。不过在泉水鸡一条街里,要属老幺泉水鸡的名气最大,他家的泉水鸡辣得非常有味道,让人“欲罢不能”,鸡血汤里的血块香滑又柔韧,不过炒鸡杂外地人可能吃不惯。环境很有农家乐的感觉。地址就在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47号。建议自行驾车或是打车前往,因为泉水鸡一条街在半山腰,几乎没有公交车直达,比较难找。
8、皇冠大扶梯
由于重庆山多,原来公路交通不方便,电梯、扶梯就成了重庆人上下山的交通工具。最出名的扶梯莫过于位于轻轨两路口站的皇冠大扶梯了。皇冠大扶梯又名两路口大扶梯,连接了两路口和重庆站,是重庆特色交通之一,也是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
因为重庆是“山城”,所以这些别具特色的交通工具都不会少见,皇冠大扶梯便是代表作之一。进入扶梯需投币或刷公交卡,跟公交车是一个价,2元/人。扶梯全程长为112米,倾斜度30度,建议有恐高症的朋友不要向下看!
去做皇冠大扶梯也很方便,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的交叉站两路口站出来就是,可以按照轻轨站里的指示牌就能找到。扶梯运行速度比较快,当你坐到中间时,前后都望不到头,是不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呢?有空了不妨去感受一下皇冠大扶梯的霸气吧。另外说一下,扶梯的夏天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45到晚上9点45,冬季为早上6点15到晚上9点15,记得掌握好时间!
9、找家夜市吃夜宵,吃喝嗨到天亮
重庆人都是地道的吃货,生活中永远少不了美食!只是早中晚三顿肯定是不够的,晚上还要再加一餐——烧烤。吃烧烤一般偏爱苕皮、豆干、茄子、烤脑花、生蚝、排骨、烤鱼等等,荤素搭配,加上重庆风味的辣椒油一刷,简直是人间美味!
都知道重庆人喜欢热闹,更喜欢“扎堆堆”聊天。所以重庆的烧烤夜市的生意从来都是异常火爆。走到老远你就能听见夜市摊主吆喝:“老师,吃啥子嘛”“老师,来串里脊嘛”,走近了你也能听见许多人“摆龙门阵搭飞白”,非常热闹。
重庆的烧烤种类很多,口味偏麻和辣,烧烤常见的是苕皮和豆干,不剪烂,一串一串吃,里面包上葱花和泡菜,刷上辣椒油,口感劲道,唇齿留香。肉串、韭菜、排骨、一些基本素菜就喜欢剪烂装盘里吃。还有几样也是重庆人吃烧烤必点的,就是烤茄子和烤脑花。
这种烤茄子在烧烤摊是比较常见的,基本的烧烤摊都会有,不过各家味道是各有各的不同。茄肉的软糯加上葱花香菜以及肉沫,一筷子下去,茄子的清香味和辣椒油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烤脑花很极端,爱吃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吃的人绝对不会动一筷子。绝大多数的烧烤摊都会有。重庆有家烤脑花很出名,爱吃烧烤的都知道——九村烤脑花。他们家的烤脑花偶读会选用新鲜上乘的食材,然后用锡纸包着脑花,刷上一层辣油,再加上各种调料包括青葱和榨菜等,入口细腻嫩滑,麻辣鲜香,令人回味。
九村烤脑花以烤脑花出名,但他家还经营着各类烧烤和酒,所以不论冬夏,他们家的生意都很火爆。九村烤脑花总店在江北区大石坝盘溪路,想去的可以选择打车前往。最好是提前一点去,不然就会没位置了哦!
10、寻访旧时老街古韵,体味别具一格老重庆
来到重庆,你可能会被重庆快节奏、车水马龙的景象所感染,但是在重庆快速发展的同时,它也有着“慢”的一面。重庆的历史也算得上是比较悠久了,历来磁器口古镇就一直被大家所熟知,可如今正是因为它的家喻户晓,让其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老重庆滋味儿。撇开磁器口这种大众的地方不谈,还有一条老街也承载了老重庆几十年的历史,你可知道?
这条老街叫做悦来老街,位于渝北区境内,濒临嘉陵江畔,与北碚蔡家岗镇隔江相望。历史上的悦来场是老江北县一座热闹的水码头,也是当年由重庆前往合川、武胜、岳池、广安等地的水陆物资集散地。
悦来老街,这个有了200多年历史的嘉陵江边的场镇,现在还依然冷清着。这种冷清,是最近数十年才有的,当然也是在附近新街区逐步兴起后。 尤其是从不远处新修建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走过来,进入这条大约200多米的街巷,那种对比是很强烈的。
新城与旧街的碰撞,繁华与清冷的交错,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唏嘘不已。说起悦来老街的兴盛,得益于它处在重庆的嘉陵江上游地带。重庆当年所需的大量城市生活物资,大多从嘉陵江上游水运而来。那时,悦来就是上岸歇脚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并且在此住宿过夜。而且,那时嘉陵江上游一带土匪猖獗,人们逆水而上时,到了晚上,则船不敢轻易航行,于是靠岸。久而久之,悦来就成了一个中转地。运盐的、运布料的、运粮食的,都在这里聚集,场镇因此就很热闹了起来。
如今的悦来镇已改制为街道,划入新成立的“两江新区”。轻轨六号线现在已经通到悦来,还有公交车,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按照规划,悦来场在未来仍将保留一部分老街风貌,与现代化的国际会展中心遥相呼应,时代特色与记忆印象相结合,成为独有的重庆老街文化。
人工打造的“古镇”往往商业气息太浓,仿古建筑往往也不伦不类。趁着老街的古朴风貌尚存,来重庆就去感受下这别具一格的老街文化吧!
来重庆,只要做了这十件事你就差不多能当个及格的重庆人了。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光做这些事情还不够尽兴,来重庆岂能不买特产?细数重庆的特产,磁器口的陈麻花、歌乐山的辣子鸡、江津的米花糖、白市驿的板鸭等,这些都是来重庆的游客必买的。这些特产的味道虽然不错,但这些“游客专属”的特产,也逐渐丢了“重庆味道”。
都知道,重庆人爱吃火锅,也爱喝小酒。要说“重庆味道”的特产,火锅底料肯定是必买无疑。胖子火锅底料是火锅底料中的老牌子了,味道正宗,麻辣醇香;还有一类就是德庄、秦妈这类连锁品牌的火锅底料,口味比较符合大众,麻辣味适中;最后一种就是像矿火锅这类的老火锅,他们的火锅底料更偏向于重庆人的口味,更麻更辣。除了火锅,可以再买点重庆的特产酒,重庆人大多都喜欢喝酒,吃火锅、兄弟聚会必须喝点江小白。套用一句话:“火锅配小酒,天下在我手”,你就能知道这两种特产对于重庆人的意义之大。
其实特产的意义在于送礼,如果你买一堆特产这家送一包,那家送一袋,终究只是送了人情,还不如邀约几位好友在家煮一顿重庆风味的火锅,配上几瓶好酒来的实在。用重庆热辣好客的生活方式来感染身边的朋友,这才是送“特产”的意义!
有人欣赏重庆的美景,有人独爱重庆的小面,有人喜欢重庆的文化,总之,重庆有一百种理由让你爱上这里。要想当“重庆人”,切记不能把自己当成游客,而是要把自己切身融入到重庆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中,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大重庆的魅力。
主办方:微品数字传播
主编:陈卜文 副主编:江大雄
总监:朱江 | 编辑:潘小可
点击查看历史推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