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新版报警条例全面升级,保障市民安全。条例明确了报警范围、流程和法律责任,提升警方效率。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报警,警方将竭诚守护,共建和谐平安广州。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广州作为我国南部的重要城市,为了更好地维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广州市公安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广州报警条例》进行了最新修订,以下是关于广州报警条例最新版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市民了解并正确使用报警服务。
广州报警条例最新版概述
《广州报警条例》最新版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旨在明确报警范围、报警程序、报警处理等内容,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报警服务。
报警范围
1、刑事案件: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盗窃、强奸、绑架、放火、爆炸等。
2、公共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暴力恐怖活动、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非法携带武器、弹药等。
3、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4、其他需要报警的情况:如紧急求助、失踪人口、交通肇事逃逸等。
报警程序
1、市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警:
(1)拨打110报警电话;
(2)通过广州公安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线报警;
(3)向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治安巡逻民警报警。
2、报警时,市民应提供以下信息:
(1)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
(2)报警时间、地点;
(3)案件简要情况;
(4)其他有助于案件侦破的信息。
3、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进行处置,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报警人。
报警处理
1、公安机关对报警案件进行分类、分级,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侦查、处置工作。
2、对涉及多个警种的报警案件,公安机关应加强协作,共同处置。
3、公安机关在处理报警案件过程中,应保护报警人、证人和其他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4、公安机关对报警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及时告知报警人。
法律责任
1、报警人故意谎报警情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2、报警人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3、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报警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将依法予以追究。
广州报警条例最新版的实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加明确、便捷的报警服务,广大市民应充分了解并正确使用报警服务,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公安机关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切实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广州报警条例最新版的部分条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报警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报警,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公安机关报告违法犯罪活动、治安灾害事故、紧急求助等情况的行为。
第三条 报警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及时、准确、高效;
(二)依法、公正、文明;
(三)保护报警人、证人和其他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报警范围
第四条 报警范围包括:
(一)刑事案件;
(二)公共安全事件;
(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
(四)其他需要报警的情况。
第五条 报警人发现违法犯罪活动、治安灾害事故等情况,应当立即报警。
第六条 报警人发现失踪人口、交通肇事逃逸等情况,可以报警。
第七条 报警人发现他人处于危险状态,需要紧急求助的,可以报警。
第三章 报警程序
第八条 报警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警:
(一)拨打110报警电话;
(二)通过广州公安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线报警;
(三)向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治安巡逻民警报警。
第九条 报警人报警时,应当提供以下信息:
(一)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
(二)报警时间、地点;
(三)案件简要情况;
(四)其他有助于案件侦破的信息。
第十条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进行处置,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报警人。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报警案件进行分类、分级,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侦查、处置工作。
第十二条 对涉及多个警种的报警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协作,共同处置。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处理报警案件过程中,应当保护报警人、证人和其他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对报警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当及时告知报警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报警人故意谎报警情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报警人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报警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将依法予以追究。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